為了要改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的臨床預後,社區民眾、院前緊急醫療系統與醫院應該互相合作,達成快速評估與處置,讓病人儘快接受有效的治療。本指引共識小組,是由台灣腦中風學會與台灣急診醫學會的專家共同組成。在進行最新文獻回顧與討論後,完成此本土指引。
對於腦中風的患者而言,肢體痙攣是常見造成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生活品質下降以及自我 照顧機能減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開始痙攣治療前,正確的評估與解決導致痙攣惡化的背後原因是十分重要的。臨床上常見評估痙攣的方法,包括徒手測試、電生理檢查、錄影檢查下肢擺盪角度、以及問卷評估痙攣發生頻率和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等。
非維他命K 拮抗劑口服抗凝血劑(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NOAC])已被廣泛使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病人缺血性中風的初級或次級預防。相較於傳統抗凝血劑warfarin,這些藥物有較少的藥物交互作用。然而,還是有部分藥物可與NOAC產生顯著的藥物交互作用,進而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出血或栓塞事件。有30%~40%的老年癲癇病人是肇因於先前的腦血管事件,需要長期使用抗癲癇藥物。NOAC與抗癲癇藥物併用,可能有潛在的藥物交互作用而導致災難般的後果。此篇綜論的目標在於探討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及對於NOAC療效與安全性的影響。
Mark Parsons, MD, PhD
Professor and Chair of Neurology, Royal Melbourne Hospital,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