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出版了「台灣腦中風學會非心因性缺血性腦中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指引」,內容涵蓋非心因性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之次級預防、缺血性腦中風急性期治療以及首次腦中風預防。
本綜述乃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與台灣急診醫學會所舉行之專家會議所撰寫,該專家會議完整檢視「急性非心因性輕微缺血性腦中風及高風險暫時性腦缺血」抗血小板治療的科學證據,並討論其臨床意義及影響。兩會專家依據討論結果,達成「急性非心因性輕微缺血性腦中風及高風險暫時性腦缺血」的治療共識。
Cerebrolysin (速利清)含多種神經胜肽及胺基酸,作用與腦內神經營養因子類似。在台灣,Cerebrolysin登記的適應症為不能攝取適當食物患者「補助治療劑」。Cerebrolysin在治療缺血性腦 中風及血管性失智症方面的研究已具規模。本回顧整理基礎與臨床研究結果,供缺血性腦中風及血管性失智症患者的治療參考。
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的遠距磁振造影擴散加權影像病灶(remote DWI lesions[RDWILs])在急性自發性腦出血病人中並不少見,出現RDWILs常有較差的功能預後及較高的腦中風再發生率與血管性死亡率相關。RDWILs的成因相當多元,其中,腦部小血管病變為RDWILs之一重要危險因子,近期的研究指出,位於不同區域之血塊可反映該患者之腦部血管病變之成因,並可能影響RDWILs出現之位置。
睽違7年,美國中風學會的自發性腦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治療指引終於在今年5月發表1,相較於2015年版本2,2022年指引的篇幅擴大不少(29頁增至80頁,參考文獻數328個擴至649個),共提出124個建議,此次ICH指引僅涵蓋原發性ICH,不包括外傷、腦部血管畸形、動脈瘤等。
背景:游離齒突小骨是一罕見疾病,通常無症狀,但若因此導致寰樞椎脫位,則可能導致頸部脊髓或椎動脈壓迫。我們此一個案報告即為游離齒突小骨最終導致椎動脈壓迫因而引發多次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