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自然界許多生物共通的現象,也是必須的生理恆定,人類在一生中需要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睡眠。如果這麼長的時間是處在不穩定及惡劣的狀態下,對於人類在白晝的健康狀態是極大的影響。舉例來說,睡眠呼吸障礙(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就與心血管疾病的關連性極大。
睡眠呼吸障礙種類中最常見的就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以下簡稱OSAS),其盛行率在中年男性約4%、女性約2%,主要症狀為打呼及過度嗜睡。罹患OSAS的危險因子包括男性、肥胖、年齡、上呼吸道解剖異常、家族史、長期大量飲酒和(或)服用鎮靜催眠藥物、長期重度吸煙及其他相關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腦下垂體功能減退、澱粉樣變性、聲帶麻痺、小兒麻痺後遺症或其他神經肌肉疾患(如帕金森病)、長期胃食道逆流等。OSAS病患由於上呼吸道在睡眠時肌張力不足崩塌而續發生理上慢性斷續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及睡眠間斷(sleep fragmentation),由於每晚反覆發生,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氧氣濃度不穩,造成氧化傷害,進而激發發炎及血管新生反應,這是OSAS可能引發血管硬化疾病的理論。 腦中風對個人、社會、國家的衝擊嚴重性在此不贅訴,是流行病學上的重要議題,如何有效的預防是需要多方面探討。在眾多中風危險因子中,我們可能忽略習慣性打呼的考量,因為許多橫斷性(cross-section)或病例對照(case-control)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習慣性打呼與中風的關聯強烈,而OSAS的病患中有高比例的嚴重習慣性打呼症狀。研究發現習慣性打呼和高血壓有關連性,而高血壓又是引起中風的危險因子之一。所以有統計發現,習慣性打呼的腦梗塞病患是不打呼正常人發生腦梗塞的10.3倍,但如果將許多與中風相關的危險因子調整後並經過八年的追蹤,發現習慣性打呼的中風相對危險性仍有1.33。如果將中風病患做橫斷性的研究,也可發現中風病患中,合乎OSAS診斷標準的呼吸干擾指數(RDI)大於或等於10的病患比例高達60-70%。這些研究顯示OSAS與中風的發生有相當程度的關聯,可能原因與前述機轉有關。OSAS也會引起心肌梗塞、心律不整,這些心臟疾病也會間接增加中風的危險。故OSAS可能將來也被視為腦中風的獨立危險因子之一。 因為OSAS的危險因子中有一項為神經肌肉張力異常,所以病患罹患中風後可能因為咽喉神經支配能力下降,造成OSAS更嚴重。但有研究顯示,OSAS的嚴重程度在中風前、中風急性期、及中風穩定期並無顯著的變化。總體來說,OSAS仍會繼續發生在中風病患身上,且有研究發現有嚴重OSAS的中風病患比無OSAS的中風病患在出院時神經機能較差,且復健中心留置的時間也較長。 腦中風是一種高盛行率、但可經由調整危險因子來預防的一種疾病,OSAS與心血管疾患相關性的研究文獻也陸陸續續增加,所以臨床醫師對於OSAS的認知需要再加強,以提高OSAS診斷率,並告知病患罹患此病的風險,期待為病患的中風預防品質再提升。 |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