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目的:
近年來腦中風存活者人數增加,如何避免再次中風以及維持患者合宜的體適能與功能是重要課題。腦中風後遺症加上老化效應,使患者各方面功能衰退、易傾向坐式生活;規律運動有助於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復發及促進體適能。
本研究探討輕度腦中風患者接受門診運動指導對於體適能促進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調控效果。
方法:
自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門診招募輕度腦中風患者參與門診運動衛教,採類實驗性研究設計方式分配組別。
運動組接受為期12週的居家運動諮詢與監督、搭配每月返診接受結構性運動訓練指導,內容包括關節暖身運動、上下肢肌力訓練、平衡功能,及快走/腳踏車/登階等心肺有氧訓練;對照組則接受單次運動衛教諮詢。
成效評量於12週介入前後進行,包含活動量調查問卷、體適能(身體組成、六分鐘行走測試、行走速度、肌力測試、柔軟度、平衡能力)、生活品質、血液生化值檢測(總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脂、空腹血糖)等。
採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各項功能指標之前後測變化。並以六分鐘行走測試基線值進行次族群分析,以四分位為切點分為低、中、高三個心肺適能等級,檢驗運動介入對於不同心肺適能族群是否有選擇性效果。
結果:
總共蒐集85位輕度腦中風個案:運動組42位與對照組43位,含71位男性與14位女性,平均年齡62.8±9.5歲。以mRS評量個案初始功能狀況:23人無任何神經學症狀、47人有症狀但無明顯障礙、15人輕度功能障礙。
運動介入前,兩組間除左手握力及高密度膽固醇之外,其餘體適能、血液生化值指標及身體活動量皆無差異。整體心肺適能以六分鐘行走距離評量平均為360公尺,表現約為一般同年齡健康成人七成左右。
血液生化值除對照組血糖略高外,其餘多在正常範圍內。
運動介入12週後,運動組體適能改善幅度比對照組顯著,包括:六分鐘行走距離(↑73.6 vs.↑27.2公尺, P=.001)、十公尺行走時間(↓1.81 vs. ↑0.34秒, P=.004)、上肢肌力指數(lb/kg, ↑0.31 vs. ↑0.15, P<.001)、下肢肌力指數(lb/kg, ↑0.55 vs. ↑0.25, P=.003),兩手平均握力(↑1.50 vs. ↓1.58 kg, P=.003),及平衡功能(BBS ↑1.64 vs. ↑0.05, P=.003)。
兩組在研究期間仍維持門診照護及藥物治療,運動介入對於血液生化值的調控並未呈現加成效果。
以六分鐘行走測試基線值區分進行次族群分析,發現多項體適能表現(肌力、握力、平衡、柔軟度及行走速度)與心肺適能等級呈正比關係,以低心肺適能組最差、高心肺適能組最佳。
三個體適能分組之前、後測變化顯示:運動介入顯著改善中心肺適能族群多項體適能指標:包括腰圍(↓1.89 vs. ↑0.38公分, P=.01)、六分鐘行走距離(↑97.8 vs. 30.6公尺, P=.001)、十公尺行走時間(↓1.84 vs. ↓0.04秒, P<.001)、上肢肌力指數(lb/kg, ↑0.41 vs. ↑0.12, P<.001)、下肢肌力指數(lb/kg, ↑0.73 vs. ↑0.22, P<.001),以及平衡功能(BBS ↑1.64 vs. ↑0.14, P=.04);運動介入對於低或高心肺適能族群的改善效果相對較不明顯。
結論及未來建議:
輕度腦中風患者透過醫師轉介及接受物理治療師居家運動諮詢、搭配每月返診接受結構性運動訓練方式,在12週介入後其心肺適能、行走速率、肌力、平衡功能等各項體適能指標皆有顯著改善,血液生化值則無明顯變化。
運動介入對中心肺適能族群具有最佳改善效果,研判本研究運動建議量應較適用於中等心肺適能程度者。
居家搭配定期門診運動衛教對於提升輕度腦中風患者之體適能具有某些短期效益,但其中長期維持效果尚待第二階段交叉試驗結果作深入探討。
建議未來如能以多中心且隨機分配臨床試驗設計、加大樣本數將更能驗證本研究成果,並作為將來推廣到輕度腦中風患者臨床實務實證研究基礎。
建議:
本研究因為受試者加入本研究各項血液生化值均已受到良好控制,因此,介入後並未產生預期的數值變化,推論,在增加運動活動量及體適能指標後,對血液生化值尚未受到良好控制的病患仍有助益。
本研究明白的暴露出此群病人,固然中風後復原狀態良好,但不僅活動量不足,更無適當或適量的運動。增加活動量絕對有助於病人的健康。然而,增加活動量後是否會因活動機會大而增加跌倒的風險,則需進一步追蹤。
門診追蹤時,在開立藥物,體位測量,血壓血糖監測,藥物衛教之外,運用在門診等候的幾分鐘內,加上引導式的活動,建立正確的運動方式,應助於腦中風病人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