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行萬里路更要讀萬卷書

作者:吳秀娟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筆者於今年二月底抵達倫敦,重拾書本,當起清貧的老留學生。至今只有幾個月的時間,要談所學似乎太早。倒是這幾個月適應環境的時間中對英國高等教育養成的方式有不少體認,也更加堅定了我在這個離家七千多英哩又不甚方便的國家”打拼”的信念。在此分享菜鳥研究生在踏出國門前後的若干想法,也希望藉此鼓勵更多有心出國進修的年輕醫師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嗎?
從開始當住院醫師時我就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出國進修,除了家中醫界長輩們的鼓勵外,另一方面也是個人對基礎神經科學很有興趣。當然當時年紀輕輕對於”出國”這兩個字有無限的憧憬,但幾年的工作經驗下來,出國進修的信念沒有改變,倒是找到了更適當的動機。主要是臨床神經學的研究常常與基礎神經科學分不開,在閱讀文獻時屢屢陷於基礎科學的艱深名詞中而不瞭解崮中涵義;另外遇到有趣的病例想做進一步研究時,也苦於不知適當且有效率的研究方法。國內當然也有許多優秀的研究機構及老師,但在幾次出國開會後覺得,國外的研究風氣及環境還是值得我暫時放下漸漸上軌道的工作及熟悉的生活,離鄉背井來接受國際級的挑戰。

位於Queen Square的Institute of Neurology在神經科學的地位不需我再贅述,其實它就是一棟破破的十一層樓建築,隔壁的National Hospital for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更舊,有150年的歷史。圍著Queen Square這個花園一整圈都是醫院以及Institute of Neurology的相關研究機構,Wellcome Trust (英國最大的私人研究基金會)出版的英國醫學歷史的書就稱這一區為英國的Medical headquarter。正因如此,Institute of Neurology吸引了許多各國的頂尖人才來做研究,所以所內並不全是英國當地人,在這裡短短幾個月所受到的文化衝擊也讓我這來自小小島國的人學習到千萬不可劃地自限。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但這個國際級天空確實提供了許多襯托月亮的星星—一個絕佳的研究環境及氣氛。

做研究不比當年念醫學院輕鬆
英國的PhD學習是一開始就直接進實驗室上工,來之前若沒有任何實驗室經驗或修習過相關課程會比較辛苦一點。我的primary supervisor因為很年輕,自己也還在做實驗,所以很幸運地可以一起跟著邊做邊學。我的實驗主要是培養細胞以及細胞特性的分析,都是屬於較耗時的實驗,在實驗室耗到很晚再加上周末繼續打拼是家常便飯。不過誠如我的supervisor告訴我,PhD學生不是來當技術員的,趕快把這些實驗技巧練習上手,才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及思考。除了做實驗外,其實學校很注重大量且批判性的閱讀,甚至有專門的課程教你如何讀文章、作筆記等等;觀察同實驗室的PhD學生也發現他們花在讀paper的時間幾乎跟做實驗一樣多。我每周至少有三個meeting,一個是我單獨與supervisor的lab meeting,把每周的實驗結果給她看並討論實驗方向;一個是我的supervisor所帶的所有post-doc及PhD學生的group meting,大家輪流報告自己的實驗進度及想法,以及輪流主持兩周一次的journal reading。另一個會議是我所屬的Department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的部門lab seminar,也是讓所有部門內post-doc及PhD學生輪流報告實驗計畫、定期更新實驗結果的機會。部門內的老人家們會踴躍提出建議,這是表現自己並且接受大師級指導的好機會之一,所以真的是要把皮繃緊,才得以不在一次又一次的報告中出糗。另外隔壁的National Hospital for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也有大大小小的臨床lecture及seminar,不至於完全與臨床脫節。

出國進修並不是單純”燙金”而已,如果只是想要拿到學位,我個人覺得有點可惜。Institute of Neurology於1997年成為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一部分,所以每年要到校本部修得至少二十個與PhD相關的技能訓練學分,除了新生訓練之外,還包括資料找尋及整理、分析、閱讀及寫作技巧、簡報技巧、如何與他人合作、自我發展及情緒管理等等。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目前在世界排名第四,所以這些課程都相當有水準,另外來上課的學生也都是各路菁英,對於不善表達的我是練習跟陌生人講話的好機會。這些技能訓練的課程有許多在台灣醫師養成的過程中並沒有傳授或受到重視,但修了這些課程令我豁然開朗,個人認為這些技巧是臨床工作與研究之間的重要橋梁;雖然與研究的計畫不相干,卻可以讓研究生活順利許多。

研究是孤獨的,你是否能忍受孤獨、戰勝孤獨、並且享受孤獨?
PhD學生雖然也稱為學生,但是與大學生是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自己的研究目標只有自己懂,你就是這方面的專家,supervisor都不一定懂,只能給你建議並幫你導回正途,所以若能順利取得學位,代表獨立研究的能力受到肯定。但是這並不表示就要自己埋頭做實驗,完全不需要跟別人接觸。相反的,因為只有自己懂,就要更努力地解釋給不懂的人聽。基礎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研究題材不同,但別人可以提供研究方法上寶貴的建議或是告訴你這個問題可以找誰談,再獨力解決問題。這個環境就如同智庫一般,因為知道有強大的支援,更可以放心大膽地嘗試。

當然千里迢迢來到英國不用把自己搞到這麼苦悶,我很感謝許多已經取得學位或正在打拼的前輩們提供的經驗談,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前半年大概都會因為文化衝擊加上實驗遇到的挫折而備感壓力,所以先做好情緒管理是很重要的。我現在都利用實驗中某些需要等待的片段時間到附近的Russell Square Garden慢跑個半小時再回去做實驗,既可紓壓又可以維持體力。周末如果很幸運有一天不用進實驗室就與家人開車四處逛逛。英國的食物及醫療制度雖然不太有可取之處,但確實是個賞心悅目的美麗國家。能夠到這麼理想的進修環境充電,當然我最要感謝的是長庚醫院以及家人的支持,我也期許自己可以學得一身好功夫,將來回國對於台灣的醫學研究能有微薄貢獻。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