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中風在過去總是認為預防重於治療,唯一的治療方法-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由於時間的限制,只能適用於約不到兩成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這樣的困境在2015年開始後,有了新的契機。2015年的五篇大型隨機分派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不管事前有無接受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若能在 6-8 小時內施行動脈取栓術把阻塞的前循環大血管打通,則會大幅提升三個月的良好預後比例。同時,動脈取栓術並不會額外增加腦出血發生機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急性缺血性中風病患都可以安全並且有效的經由動脈取栓術獲得神經功能的恢復,本文將就目前已發表的研究證據,關於如何適當選擇可執行動脈取栓術的病人做一整理。
若急性缺血性中風的病人符合做靜脈血栓溶解術和動脈取栓術的同時,還是優先給予靜脈血栓術治療,不宜為爭取時效性而跳過此步驟而逕行動脈取栓。目前動脈取栓的條件為『三六一十八原則』 已經在4.5小時內接受靜脈溶栓術且合併內頸動脈或M1阻塞者,鼠蹊部穿刺應在症狀發作內6小時內實施。NIHSS分數大於6分,電腦斷層評估ASPECT score >6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需<1,年紀需大於18歲而無上限。若病人完全符合以上條件,應考慮作動脈取栓術。
由上述條件可知電腦斷層和非侵略性的血管影像(通常是指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是唯一位於Class I, Level of Evidence A 的影像評估。其他如側枝循環供應,擴散權重影像以及目前死灰復燃的灌流影像,其角色仍未明(Class IIb; Level of Evidence C),但在一些隨機分派研究上有被使用來作為排除條款,例如:電腦斷層單相或多相血管攝影顯現病兆區的軟腦膜側枝循環供養小於50%的缺血區塊,擴散權重影像或灌流影像上顯現梗死區大於50~70 mL;或是半影區(penumbra)太小(ratio < 1.8)等等。臨床上使用電腦斷層單相或多相血管攝影時優點是便利性比較高,不同專科的醫師判讀結果的一致性也比較好。
至於腦部灌流影像工具,雖然所偵測的目標區域為腦間質,比血管攝影更貼近缺血受傷的主體,理論上應該更為精準,但由於其內含的演算法相對複雜,以至於在做隨機分派多中心研究上的實際應用準確性未明,但不失為單一中心的評估標準。建議可做為治療適應症位階較低(下文說明)時診斷參考的依據。治療適應症位階較低的臨床狀況指的是: 超過6小時或是症狀發作時間不明的前循環大血管阻塞;M2或M3 的阻塞;因為下列原因而被排除靜脈血栓溶解術而第一線做動脈取栓術時:之前有過中風,頭部外傷,或者服用抗凝血劑的病史。
位於腦部後循環的急性中風,目前證據有限,治療適應症還未明,現有的輔助篩選的影像選擇性也相對有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