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造成自發性腦實質出血的元兇多為腦部的小血管病變,其中又以高血壓性血管病變與類澱粉血管沉積症為最大宗。以往臨床上主要以出血血塊分佈的位置來區分病人出血原因,大葉型出血與類澱沉積症息息相關,而深部腦出血則大多歸因於高血壓性出血。然而,傳統上的區分方法並不精確,也卻缺乏更精密的影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病因,造成臨床醫師難以評估後續病患的出血風險,尤其是那些之後要使用抗凝血藥物的病人。
近年來,影像學研究發現類澱粉血管沉積症在磁振造影上會表現特殊的微出血(Microbleed)分佈,配合腦部類澱粉正子攝影的發展,提供了腦出血患者一個新的研究切入點。台大醫院自從2014年起進行自發性腦實質出血患者之腦影像系列研究,至今已經收錄了超過100位自發性腦出血患者的腦部磁振造影與類澱粉正子攝影之影像資料。本團隊於2017年將結果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發現大葉型微出血 (Lobar microbleed)相對於深部型微出血(Deep microbleed)的數量比值,可以預測腦部類澱粉沈積量[1];也就是說皮質型微出血相對於深部型微出血的數量越多,越可能代表本身具有類澱粉血管沉積的情況。經類澱粉正子攝影的確認,我們也發現到許多大葉型出血及微出血並不必然源自類澱粉血管沉積症,由於高血壓在亞裔患者更為盛行,在類澱粉血管沉積症的病人身上,也有一定比例合併高血壓性血管病變的可能。可見除了出血位置的分佈之外,類澱粉血管攝影對於診斷出血病因是相當重要的工具。
本篇研究乃接續之前的發現,針對其中42位類澱粉血管攝影陰性的腦出血患者,進一步分析其大葉型微出血與高血壓性血管病變的相關性。慢性高血壓性血管病變除了造成深部腦出血及微出血之外,也會導致腦白質病變、深部血管周圍間隙(Perivascular space)增加、或是裂隙型梗塞等狀況。這42位患者因其類澱粉血管攝影呈現陰性,可排除類澱粉血管沉積症之診斷,但竟有高達24位(57%)患者具有大葉型微出血,可見大葉型微出血並非類澱粉血管沉積症之專有特性。這24位具有大葉型微出血的病患相較於18位不具有大葉型微出血的病患,其深部型微出血的數量顯著較高、白質病變較嚴重、也具有較高程度的深部血管周圍間隙。這些結果都顯示具有大葉型微出血的慢性高血壓性血管病變患者,會呈現更為嚴重的其他小血管病變。因此,未來在臨床上要判斷出血成因時,除了微出血的分佈可當作參考之外,腦部磁振造影上也要注意其他相關的影像變化,必要時更是可以使用類澱粉正子攝影作為輔助判斷。目前類澱粉血管病變的早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當中,這些影像學的生物指標也被視為重要的結果評估工具,在台灣及亞洲更需要建立自己的病人影像資料。
最後感謝今年的腦中風學會,頒給我高明見教授優秀論文獎。這篇論文很榮幸地獲選上2017年在休士頓舉辦的美國中風年會(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ISC)壁報發表,並獲得教授導讀論文(Professor-led Poster Tour)以及年輕研究者國際獎學金(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的殊榮。能夠順利的進行這些研究必須要感謝台大神經部的鄭建興教授、蔡力凱醫師、與湯頌君醫師的指導,並且給我許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也要感謝影像醫學部陳雅芳醫師與核子醫學部顏若芳醫師的大力幫忙,才能夠有這樣的成果。很謝謝老師們在我研究剛起步時便鼓勵我要勇敢出國參與國際會議,在會議中也能夠與國外學者多方交流,獲得更多不同的靈感,也能突破自己的盲點。未來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領域繼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