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簡單的研究,用健保資料庫去看台灣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患接受血栓溶解治療的比例,一如預期,治療率很低,我們又發現,醫院每年平均治療經驗大於5.5個病患者,其病患產生治療後腦出血的比率較每年經驗小於5.5個病患的醫院低 (odds ratio: 0.5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31-0.88);從這個研究,我學到了使用SAS統計軟體處理mega data的經驗,學到了從跑data到撰寫manuscript的經驗;之後在輾轉各期刊間“投稿”、“退稿”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許多功課。曾經Facebook上面看到有人說:「做研究與投稿就像生孩子,旁人只會在成功的時候恭喜你,沒有人會關心過程中,你被操了幾次」;現在我可以衍生出另一個比喻:「做研究與投稿就像生孩子,我們都要享受那製造的過程。」
現任神經學會的理事長,曾感嘆台灣神經學界在國際會議的參與逐漸減少,有積弱不振的現象1。日前,我到香港參加了2013年的亞太中風會議(APSC),也發現來自台灣的腦中風論文真的好少,其中獲選為free paper進行口頭報告的論文,更是少之又少2,相較日、韓、香港、甚至中國與會者的積極度,台灣在學術論文這方面的表現,包括質與量,真的是需要再加油。
常在想,其實我們台灣的神經科醫師,診治腦中風病人的能力與經驗,其實不會輸給歐美等先進國家的醫師,只是我們絕少能把臨床practice觀察到的現象,化成論文。張谷州醫師曾說:「請停止內耗!」我們台灣神經科醫師的精力,是不是都耗在評鑑、內部資源爭奪,小鼻子小眼睛,眼光都只侷限在眼前,沒有全球、全世界的格局與氣魄?
宋昇峰醫師,是我們一個很好的典範,他從臨床上觀察到腦中風病人,打完rtPA,好像腦出血的機率比文獻報告的要來的高,於是進行了一連串的研究,如果你仔細閱讀宋醫師的這幾篇文章3-5,你會發現他的研究是有連續性的,後面的研究是來回答前面研究發現的問題,而所研究出來的成果,也可以應用在未來病人的照護上,我們是多麼需要這類的臨床研究,來改善台灣腦中風病人的醫療!!
研究與寫論文,需要同伴,例如Tainan Stroke Club Research Meeting,在每次充滿知性與咖啡香的討論中,都對於我們的腦中風臨床研究,有很好的啟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長,例如陳志弘醫師長期對於腦中風相關文獻有廣泛深入的閱讀,所以可以判斷各類research questions的價值,以及最適合那篇論文的journal;宋昇峰醫師對於資料分析統計非常在行;林慧娟醫師的英文很好,邏輯很強,除了可以幫我們釐清research questions的方向,文章給她看過後,幾乎都不用送English editing;曾美君老師,每每可以用「局外人」的角度,給予我們當頭棒喝。
其實做臨床研究是一個很令人享受的事情,例如: 讓自己的研究能力逐步成長提升,撰寫manuscript的能力提升,就算沒有辦法很快生出一篇論文,在整個做研究的過程,慢慢釐清自己的思路,對於病人照顧,也有很大的幫助。要做好研究,不一定要出國,不一定要跟大教授,其實也可以做得很好,最近我的心得是,一個好的臨床研究者,必須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