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目前是十大死亡原因中之第三位,然而腦中風的主要原因為腦中不同部位的血管栓塞或硬化阻塞,進而產生突發性肢體偏癱、失語、手腳麻木等不同程度之神經功能喪失。目前的治療方式,在急性期施以抗凝血劑、抗血小板凝集劑,甚至血栓溶解劑等藥物治療,慢性期則以復健及其他預防性保守療法為主,疾病的預後不佳,多半為行動不便,需家人照料,造成社會及國家資源的耗損。
腦中風的原因是腦血管阻塞後神經細胞快速死亡,而死亡之神經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無法再生及修補,導致神經功能喪失。因此,近年來有許多學者研究在中風的動物身上植入外來的幹細胞(Stem cell),例如骨髓中胚層幹細胞、臍帶血幹細胞、甚至是胚胎幹細胞等。每位學者都發現幹細胞不僅能讓中風鼠之神經功能部份回復,且植入的幹細胞可分化成神經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此種治療方式對未來腦中風及神經退化性疾病帶來一線曙光。雖然此種治療方式非常好,但是其缺點是需要具侵犯性的手術過程來植入幹細胞。
多年來在臨床上治療白血球缺少症的藥物─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是一種細胞驅動物質(cytokines),經基因工程的方法將其大量製造,注入人體後可使骨髓中之造血幹細胞移動至周邊血液中,並促使幹細胞分化成各種組織的成熟細胞,因此G-CSF也常被運用於骨髓移植後的合併用藥。另外G-CSF在低劑量時(5μg/kg)有抗發炎之效果,所以臨床上曾針對敗血症治療,有非常好的療效。正因為此藥物已在臨床上使用多年,故其安全性是值得肯定的。
近年來已有文章指出,在中風老鼠之模式由皮下注射G-CSF,發現中風老鼠功能有明顯回復,其理論為G-CSF具有神經保護功能。本研究主要是利用G-CSF本身可使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增生並移行至血液中,經衛生署核准進行人體試驗,受試者為35至75歲之成年人,於腦中風七日內入院,磁振造影顯示為中大腦動脈區域血管分佈(M1和M2位置)之梗塞者,並且其NIHSS (NIH Stroke Scale)在9至20分的範圍內。合乎上述條件者,接受連續五日,每日G-CSF之靜脈注射。住院期間每二日抽血追蹤生化、血液檢查,及MRI追蹤腦血流的狀況,另外做CT-PET觀查FDG之代謝狀況,再利用NIHSS、ESS、EMS及BI來評估臨床神經功能恢復程度。
經人體試驗追蹤評估12個月結果,整體試驗的過程及後續追蹤結果顯示治療是安全及可行的,治療組較對照組的臨床神經功能評估指標(NIHSS:59%比36%,ESS:33%比20%,EMS:106比58%,BI:120%比60%)分數進步達5分以上,FDG-PET結果也顯示葡萄糖代謝功能亦有進步情形,且病患主訴日常生活執行上有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