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中風後身體組成變化

作者:韓德生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醫療部主任)

中風在十大死因排行榜以及造成失能的人口數始終名列前茅。多數中風患者經治療仍存有半側偏癱的症狀,易造成行動困難、日常生活需人協助、以及活動量減少等後遺症。偏癱的肢體除了無力,還會肌肉萎縮;然而肌萎縮亦常見於無癱瘓的肢體。究竟半身癱瘓的腦中風患者其身體肌肉量如何變化? 此變化是否伴隨脂肪量或骨量變動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臺大醫院北護分院招募37位發病超過6個月的成年腦中風偏癱患者及37位經年齡性別配對的健康志願者,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測量其全身肌肉量、脂肪量、及骨量,並測量握力與步行速度。依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之診斷共識分析中風患者肌少症比例以及其身體組成與健康者的差異。

 

結果顯示:中風受試者平均年齡64.6歲,女性占率37.8%,平均中風發病時間為4.8年,81.1%為缺血性中風,右側無力佔56.7%。健側握力17.2公斤(患側握力大多無法測量),平均步速0.48公尺/秒。肌少症盛行率為48.6%,主要決定因子為低肌肉量。中風組患側之上肢骨量、上肢肌肉量、下肢骨量、及下肢肌肉量較健側減少。全身相對脂肪量(body fat index)稍增,但未達統計顯著性。我們接著利用一般估計模式(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 model)分析自變量(年齡、性別、偏癱側、有無中風)與應變量(上、下肢肌肉量、脂肪量、骨量)之相關性。發現年齡與骨量、肌肉量、脂肪量皆呈負相關;女性有較低的骨量與肌肉量;右下肢有較高的骨量與脂肪量;中風與較低的上(β=-21.89, p=0.001)、下肢骨量(β=-39.28, p=0.008)與上肢肌肉量(β=-210.46, p=0.031)相關;偏癱與低上、下肢骨量與肌肉量相關。至於軀幹部分的變化,中風組相較於對照組有較高的脂肪量。

 

查考文獻,65歲健康老人肌少症盛行率約在一成左右;我們的研究則顯示同年齡中風患者則高達近五成屬肌少症。肌肉量、握力、及步速在中風患者都明顯降低,然主要限制因子為肌肉量。肌肉量的下降除了年齡有負向影響之外,中風與否、偏癱與否、慣用左側皆有獨立的負向影響。伴隨肌肉量下降,上述因子也會影響骨量,但對於脂肪量則影響不大。腦中風本身對肌肉量的影響可能包括危險因子、共病症、營養狀態、活動量減少等,影響範圍為全身,並不局限於偏癱側。偏癱對肌肉量的影響則包括中樞去神經(central denervation)、減少活動量等,主要影響為患側肢體。對於中風患者的肌肉量與骨量減少,目前主要的治療為營養及運動介入。未來長期追蹤研究將可確認腦中風與身體組成變化間的因果關係。

 

參考文獻

  1. Han DS, Chang KV, Li CM, et al. Skeletal muscle mass adjusted by height correlated better with muscular functions than that adjusted by body weight in defining sarcopenia. Scientific reports. 2016;6:19457
  2. Jorgensen L, Jacobsen BK. Changes in muscle mass, fat mass, and bone mineral content in the legs after stroke: a 1 year prospective study. Bone. 2001;28(6):655-659.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