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經由韓國學術圈友人介紹,接到Epidemiology and Health期刊的邀稿,能夠「有償」地為其撰寫一篇review article註,我與宋昇峯醫師等人,便順勢將自己最近在韓國SNUH International Stroke Symposium演講的材料整理成文字,完成投稿,而日前這篇文章也已被接受發表 [1]。
回首2006年,台灣中風登錄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當時我還只是神經內科第二年的住院醫師,在恩師陳志弘醫師,與腦中風個管師蘇倍鈺護理師的一同努力下,我們從無到有,逐步建立了成大醫院的登錄資料庫,也開始為病人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建立急性中風三小時的急診處置流程等。巧的是,2006年我的第一個小孩也同時呱呱墜地,「台灣中風登錄」對我來說,是有份濃郁的情感的,它就像是我的另一個小孩。這10多年來,我們使用這些資料,努力做出一些對臨床有幫助的研究 [2],也嘗試用登錄資料與健保資料庫的連接,發展出另一種新的研究工具 [3],也產生了一些研究成果 [4]。
當然,我們不能年紀輕輕,就讓自己停在不斷的回憶與叨絮之中,「好漢不提當年勇」,對於中風登錄的未來,我有以下淺見,供各為先進參考。首先,是在現今的大數據時代,我們應致力於將登錄資料庫其他大型全國性資料庫的連結,事實上,鄰近的日本與韓國都已經努力朝此方向前進了。目前衛福部在全國各地設有健康資料加值中心,如何在符合現行法規與資料安全的前提下,將過去辛苦收集到的登錄資料,透過適當的資料連結與數據探勘,產出更多對臨床有幫助的證據及研究成果,是吾人現階段最應該努力的方向之一,唯有最妥善地運用資料,幫助之後的中風病人,才能不枉費當初同意提供資料給我們的那些病人們 [5]。
其次,是電子病歷與非結構性資料 (unstructured data)的收集與分析。隨著研究經費縮減,我們可能無法持續地耗用大量人力、物力,逐筆輸入資料,甚至追蹤病患的1到3個月的功能預後。但透過登錄系統與電子病歷的整合,可能可以提升中風登錄的效率與正確性 [6];另外,醫院內眾多生理監測設備,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產出各種中風病人大數據,我們應該可以透過「物聯網」以及資料探勘的方法,從中找出有用的訊號,來幫助提升中風病人的照顧,未來還有好多基礎建設需要完成,若能好好打好基礎,將來我們台灣在這方面還是大有可為。
最後,是學會經營的一點建議,我們常在年會邀請外賓到台灣演講,建議未來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模式,趁外賓來台演講之便,請這些國外學有專精的醫師學者們,就其演講的題目,在事後寫成一篇review article,讓我們可以刊登在一些國內的醫學會期刊,例如台灣神經學會的官方期刊,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以增加這些期刊內容的豐富性與可看性!
註: 稿酬為一百萬韓圓,若讀者有興趣欲投稿這類的review article到該期刊,筆者可以代為推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