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2002年許可靜脈血栓溶解劑使用於急性中風患者後,近年來針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的治療有顯著的進步。在台灣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中,急性中風的治療更是佔有一席之地。不過,臺灣腦中風登錄工作團隊在2010年發表的文章[1]中可以發現,台灣地區急性中風患者使用血栓溶解劑比例相對偏低 (1.5%),低於美國地區(3-8.5%)及德國地區(3%)。會造成低施打率的主要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急性中風患者2小時內到院率僅有26.2%。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社會大眾對急性中風治療急迫性的公共認知及如何減少到院前延遲時間,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
以台灣中風登錄資料看起來,台灣地區民眾自發病至就醫的時間中位數為5.5小時。2004年高雄長庚醫院發表的中風病人到院前分析[2],發現中風病人發病至決定就醫時間約需90分鐘,2小時內到院比例為26%,發病後到醫院急診室就醫的時間約335分鐘。根據過去研究發現,到院前延遲多半與病患延誤就醫決定及到院方式相關。雖然長庚醫院的研究中認為病患使用緊急救護系統與否和到院前延遲無特別相關,但根據成大醫院2007年的資料分析,共有21% 病患可在2小時內到院,其中,若再針對這些病人分析到院方式,使用緊急救護系統到院比例則大幅提升至60%。因此,緊急救護系統對於2小時內到院病患的使用性是相當高的。若能讓緊急救護系統提升針對急性中風的判斷,就能配合當地有能力處理急性中風的醫院,達成將急性中風病患送至適當醫院,並可在到院前通知該醫院,提早啟動中風團隊,將有助於提升血栓溶解治療的時效及施打率。
因此,成大醫院自2010年9月開始,聯合台南市兩家醫學中心(成大、奇美)、四家區域醫院(郭綜合醫院、署立台南醫院、台南新樓醫院、台南市立醫院)及台南市消防局六家專責救護隊,著手進行台南市救護系統及急診醫療的整合研究計畫。透過醫院與消防局共同合作,針對專責救護隊對送至6家醫院之病患是否能夠正確判斷為急性中風進行了解。台南市六家專責救護隊負責超過48%以上的緊急救護醫療,自2010/9-2011/8月,送至六家醫院的總人數為13,898人,由救護隊員判定為中風者共有111人。其中正確數目有95人,誤判數目為16人,漏判數目為75人,故台南區專責救護隊在未受中風教育課程前對於急性中風的positive predictive ratio 為85.6%,sensitivity 為55.9%。研究團隊也進一步針對誤判及漏判的研究結果,於2011/8月開始,進行台南市消防局專責救護隊救護員的中風教育課程,並利用標準病人針對各式急性中風的判別,模擬拍攝成影片,把中風教育及影片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辨別症狀發作時間及最後一次正常時間、如何辨別癲癇發作與中風,及如何辨別局部肢體無力等項目,並且將血糖的檢測列為救護員評估中風病人的必要項目。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於2010年發表的指引[3],認為從「病患抵達急診」算起,急性腦中風患者在進行檢驗、評估、決定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時間應在一個小時之內。但急性冠心症候群的研究趨勢來看,有越來越多專家認為時間的起算點應該是「病患尋求醫療援助」,也就是說,從緊急救護報案,或是救護人員抵達病患身邊開始,就應該把握珍貴時間,進行必要處置。同理,我們可能在未來也可以將急性腦中風的緊急照護推展至到院前端,從緊急救護報案開始,就爭取時間判定是否可能為急性中風,將病患送往適當的醫院治療。另外,為了讓救護技術員在到院前更能準確判定急性腦中風,教育訓練是不可忽略的一環。在多年的心肺復甦術教育後,研究者發現,長時間的教育訓練未必比短時間的有效,而且知識與技術的衰減速度可能比我們原本認為的要快得多─這表示,教育訓練的時間應該縮短,但頻率必須提升,而影像教學的效果甚至比文字或授課形式的教育訓練來得好,學員所學習的技術操作也較為統一,不至於因為授課教師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這些都是在進行救護技術員的教育訓練時,必須考量的重點。
緊急救護系統的確對於急性中風患者之運送扮演一重要角色。但若要緊急救護員可以辦別急性中風患者並轉送至合適醫院,則需要與各地區消防局合作,整合該地區所有治療急性中風的醫院,進一步投入當地緊急救護醫療之教育課程。台南市在醫院合作及緊急救護系統之配合下,初步已建立適當合作模式,期許在未來可以讓急性中風患者都能接受到最快也最好的醫療處置。
致謝
奇美醫院林慧娟醫師、郭綜合醫院吳尚德醫師、署立台南醫院謝函潔醫師、台南新樓醫院謝鎮陽醫師、台南市立醫院曾瑞昌醫師、及台南市消防局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