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訊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哈佛進修記行

作者:陳右緯 (壢新醫院、台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筆者曾於2005年間前往美國波士頓的麻州總醫院腦中風中心(Stroke Servic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擔任臨床研究員,跟隨Professor Steven M. Greenberg及Dr. Eric E. Smith學習。研習重點為腦出血及大腦類澱粉血管病變(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回國後嘗試運用美國所學,逐步在壢新醫院建立腦中風的臨床研究。但由臨床服務跨入醫學研究領域的過程中發現,過去在醫學院學習的研究工具已經不復記憶,無法順利運用來達成目標。經過和Dr. Smith多次討論後,他建議我前往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修習他曾經讀過的Summer Program of Clinical Effectiveness。承蒙壢新醫院張煥禎院長、廖文山院長及台大醫院吳瑞美主任推薦,趕在申請的最後一日遞出了申請書,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了一個月後,終於收到了通知入學的電子郵件。

在院長的支持下,解決了代診等種種問題後,懷著當〝老留學生〞的心情,再次飛往波士頓。本課程的對象,主要為有興趣從事臨床研究的醫師及學者。課程的安排以臨床研究之設計、執行及分析為主,將研究所相關之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等課程,融入臨床研究之運用中。本課程頒發學分證明,可扣抵日後修習公共衛生學院相關研究所之碩士學位所需。

在報到當日,校方特別為暑期學生安排了簡介及茶會。本期招收約160名學員,約70%為美國國內人士。由東亞來的學生較少,只有筆者和一名由日本來的同學,據指導教授表示,我可能是第一個由台灣來修習此課程的學生。【臨床流行病學】及【生物統計】為所有學員必修,筆者另外選修了【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及【決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兩門課。

【臨床流行病學】的課程由Professor Fran Cook主持。授課的老師除了哈佛大學的師資外,還特別邀請到相關的專家,如NEJM的副總編輯Thomas H. Lee,大型研究(Women’s Health Study)的主持人Jullie E. Buring等。同時,本課程和【生物統計】課程緊密結合,兼顧理論及實務。研習期間除了每週的家庭作業、期中考、期末考外,課程結束後還要繳交一份研究計畫,比照美國國家衛生院研究計畫申請書的格式撰寫。校方為了輔導學生完成此報告,特別邀請哈佛大學合作醫院的各科專家,安排多次的小組及個別教學。在多位專家的指導之下,學員終於可以如期繳交報告。

【統合分析】是目前實證醫學中相當倚重的方法之一。這個工具可將針對相同主題的不同研究結果列入整體分析。優點是可將分析的樣本數擴大,在統計中突顯該暴露或治療之效果。但是由於每個研究案收案的條件、觀察的結果各有不同,如何將不同設計的研究案結果整合在一起去蕪存菁,產生出有意義的結論,正是這門課學習的重點。在修習本課程時正逢FDA集會討論Rosiglitazone (Avandia)的命運。根據NEJM一篇關於Avandia的Meta-analysis顯示(1),使用該藥物會增加心肌梗塞的危險性。但是指導教授Mike Stoto提出,如果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結果FDA最後決定只在仿單上加註警語。果然之後也有許多學者提出相同的質疑,引發了熱烈的討論(2)。

【決策分析】課程為哈佛大學的特色之一。在課堂上碰到一位同學,由Columbia University取得公衛碩士學位後,再到哈佛大學修習本課程。這門課主要是利用目前已知症狀、罹病之可能機率及治療各種結果的或然率來建立決策樹(Decision tree)。根據臨床實際數據的演算及分析,將各種檢驗或治療的效果、副作用與成本一一列出,甚至可分析生活品質(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QALY)等結果,提供臨床治療或衛生政策之參考。本課程讓我瞭解如何將只憑感受的生活品質量化成數字,並且將可能的副作用與其產生的花費,以及喪失的生活品質列入臨床的決策。

帶了滿滿的臨床研究知識回到台灣,發現二個月在哈佛所學,不但可以幫助設計研究、分析有興趣的臨床資料,並且在查詢及判讀文獻時更有效率,真是不虛此行。最後引用一句【決策分析】指導教授Milton C. Weinstein在課堂上再三強調的話︰「A decision must be made.」在現今的醫療環境下,我們除了替病患決定醫療的方向外,可能也需要花點時間為自己做個〝決策分析〞。
 
參考文獻:
  1. Nissen SE, Wolski K.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on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 N Engl J Med 2007;356:2457-71.
  2. Bracken MB, Mannucci E, Monami M, et al. Rosiglitazon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N Engl J Med2007;357:937-40.
 
*註:該篇統合分析呈現心肌梗塞的Peto odds ratio 為1.43 (95% CI, 1.03 to 1.98; P = 0.03)。若以Mantel-Haenszel method計算,則呈現無差異之統計結果(odds ratio 1.28, 95% CI, 0.95 to 1.72)。Peto method用於實驗及對照組人數無太大差異時可提供較好的估計;但是本篇根據42篇研究的meta-analysis包含了5篇3:1或4:1的研究。Neissen與Wolski在「作者回覆」中反駁,即使將這五篇由Meta-analysis去除,仍然得到相同的結果(Peto odds ratio, 1.43 [95% CI, 1.02 to 1.98])。有興趣者請參閱參考文獻。指導教授的意思是,如果這是“真理”,運用不同但都合理的方法,應該得到相同的結果。若不是如此,我們在下結論前應該要更小心。

對於此文章如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至學會,編輯部後續會將您的意見刊載在下一期會訊!